2023順義科學小記者第四期探訪報社和博物館
文/記者 李晶 攝影/張星海
▲2023年順義科學小記者素質(zhì)提升實踐活動第四期成功舉辦
11月11日,“科學探索·筑夢遠航”2023年順義科學小記者素質(zhì)提升實踐活動進入第四期,本期活動分別探訪了北京科技報社和中國地質(zhì)博物館,共有20余名小記者和他們的帶隊老師參與。
▲科學小記者們到訪北京科技報社
科學小記者們邊參觀北京科技報社邊聆聽記者李晶介紹報社各項業(yè)務和部門工作內(nèi)容,初步了解一份報紙從調(diào)研采訪、編輯校對到審核發(fā)行的全過程。此外,他們還在會議室中進行了新聞寫作培訓,了解了如何編輯素材、撰寫提綱等,并著手對一篇新聞稿件進行了編輯審核初體驗。
▲科學小記者們進入中國地質(zhì)博物館參觀
隨后,小記者們來到中國地質(zhì)博物館參觀學習。
▲參觀地球廳,聆聽關(guān)于地球外動力運動的作用
在地球廳的入口處陳列著一個巨大的模型——旋轉(zhuǎn)的地球,這個展廳主要介紹了地球在內(nèi)動力和外動力的作用下,形成了各種壯美瑰麗的地形地貌。
▲參觀礦物巖石廳
在礦物巖石廳入口處則是一面重達數(shù)噸的藍銅礦“墻”,在它的身后是按照自然元素、化合物等進行分類的各種礦物展品,有長在“墻”中的各種晶體,也有造型各異的礦石。參觀過程中,講解員提示科學小記者們,礦物是具有唯一性的,可以說世界上沒有兩塊一樣的礦物。大家熟知的成語信口雌黃中的“雌黃”、被譽為“騙人金子”的黃鐵礦等也陳列在這個展區(qū)。
▲了解水晶的生長特點
來到寶石廳人頭攢動,驚嘆聲不絕于耳。中心一個小站臺上追光柱最為閃爍,那里放置了一塊重達7斤多的“自然金”。它的兩側(cè)分別展示著各種寶石和玉石。在這里,科學小記者們了解了寶石鑒定、鑒賞、琢型、成因、分布、以及寶石文化等知識。
▲在魏氏準格爾翼龍化石展區(qū),聆聽關(guān)于古爬行動物飛向藍天的故事
以生物進化過程中發(fā)生的重大事件為線索的古生物化石展廳里,不同地質(zhì)時期常見的化石,展示著地球上生物的發(fā)生、進化和滅亡的過程??茖W小記者參觀了三葉蟲、懷椎魚龍、魏氏準格爾翼龍以及中華龍鳥等古生物化石展區(qū),了解了它們生存的方式和相關(guān)的科研成果。
▲科學小記者們觀察恐龍蛋化石
雖然一天的行程很緊湊,但科學小記者們完全沒有感到疲憊,始終保持著對科學探索的高昂熱情,圍著講解員提著各種問題。
活動結(jié)束后,每位小記者將根據(jù)自己這一天的實踐體驗撰寫一篇科普作品,以科學小記者的筆觸,講述他們所學習的科學知識,并通過自有、學校、媒體等渠道,將這次科普之旅的所見所感傳播出去,帶動身邊更多的“小朋友”和“大朋友”講科學、愛科學、學科學、用科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