航天員是怎樣練成的?聽專家為你劃重點!
人類生存環(huán)境的每一次擴展,
都是一次偉大的飛躍。
航天技術的問世,
使得人類進入到
太空文明時代。
圖片來自主講人PPT
太空有太多資源和奧秘,
等待人類的發(fā)現(xiàn)。
那么已經(jīng)走進太空的航天員們
是如何選拔的?
訓練的過程有什么特別之處?
本期“巾幗科普公開課”特邀
全國空間探測技術首席科學傳播專家 龐之浩
為莘莘學子帶來
《航天員是怎樣練成的》主題講座
一起來找答案吧。
標準超高要求嚴
因為載人航天具有這么一個性質,任務艱巨、技術復雜、環(huán)境特殊、危險性大,需要克服失重、超重、缺氧、低壓、孤獨、振動、噪聲等一系列困難,所以航天員的選拔要求是非常高的。申請人要有大無畏的獻身精神,良好的體格,良好的心理品格,較高的科學文化水平,以及較強的工作能力和豐富的工作經(jīng)驗。
千挑萬選三部曲
我國航天員一般分為三類,即航天駕駛員、航天飛行工程師,還有載荷專家。經(jīng)過20多年的發(fā)展,我國已形成一套完整的航天員選拔和培訓標準。航天員的選拔一般經(jīng)歷三個階段,預備期航天員的選拔相當復雜,需要從臨床醫(yī)學、生理機能、心理素質、特殊環(huán)境因素耐力、適應能力等多個方面進行初選、復選和定選,這一過程需要花費一年左右的時間。通過了預備期,正式進入航天員大隊訓練以后,申請人還要經(jīng)過訓練器航天員的選拔和飛行乘組的選拔,要求就更高了。我國將在2030年前進行載人登月,登月航天員的選拔要求更高,要有更強的自主工作能力和決策能力,更好的身體素質、心理素質。
四大訓練能成鋼
載人航天的環(huán)境特殊,尤其受失重的影響較大,因此進入太空的所有人都要進行訓練,包括太空游客都要經(jīng)過訓練。否則,在失重環(huán)境下,他將寸步難行,甚至吃喝拉撒睡都會出現(xiàn)問題。
訓練航天員的目的是提高入選人員的體力、智力、生理功能、工程技術和科學知識等水平,使他們能耐受和適應航天任務中遇到的特殊環(huán)境,最終完成特定任務。
航天員訓練的四個階段分別是,航天基礎理論的學習與訓練、航天專業(yè)技術的訓練、航天飛行任務的模擬訓練和技術強化訓練。
圖片來自主講人PPT
中國英豪在太空
下面簡介中國航天員的情況。目前,我國已選拔訓練了三批航天員,共39人。航天員的選拔、訓練都由航天員中心負責,“神五”的任務是楊利偉執(zhí)行的。當時,從14名航天員中選拔出了訓練成績前三名的,而楊利偉的成績最突出,所以最終由他執(zhí)行飛行任務。“神六”由兩名航天員費俊龍和聶海勝執(zhí)行。“神七”需要下執(zhí)行太空行走,因為太空行走是用手走,要求上肢力量大,最后由翟志剛出艙執(zhí)行任務?!吧癜恕?、“神九”要求交會對接和試驗,“神十一”要求在太空駐留30天,“神十二”到“神十五”要求在空間站進行四次飛行,所以均選擇最適合的航天員執(zhí)行了相關任務。
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的
科普知識
請持續(xù)關注巾幗科普公開課
“巾幗科普公開課”由全國婦聯(lián)宣傳部主辦,旨在邀請科普專家走進校園、科普教育基地等相關場所講授科普課程,圍繞青少年健康成長、科普知識等一系列話題展開探討,并面向全國中小學生及家長、家庭廣泛傳播。
接下來,“巾幗科普公開課”還將組織更多權威專家走進中小學校園、街道社區(qū)等場所,圍繞關乎青少年健康成長、航空航天、科學知識等一系列話題舉辦講座,并將講座過程錄制成系列科普課程,面向全國中小學生及家長推送,幫助大家主動學習運用科學知識,自覺抵制偽科學、反科學等不良現(xiàn)象,用科學的思想武裝頭腦。